在高自考助学活动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思考1
发表时间:2021-04-23 14:47来源:中国教育考试网 在高自考助学活动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思考
欧阳天,胡东鸣 天津师范大学 21世纪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的发展变化中,以信息化浪潮为首要冲击的经济全球化影响下,国家的发展、民族的振兴、经济的强大,主要靠高素质的人才。我国的经济已纳入国际经济的轨道,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,对我国政府、企业、学校等有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尤其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更显得十分重要。自考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培养既有理论知识,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方面,在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方面,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。 1 高自考助学中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.1 政治素质是保证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,决定了人才培养首先要注重政治素质的要求,这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内容,不断加强自考生的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,是素质教育的灵魂。学生生活经验不足,但普遍要求进步,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蓬勃朝气,再思考自己新的人生理想目标,但由于生活、学习压力较大,部分学生对政治关心明显不够。因此要教育学生在思考自己未来人生旅程时,要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,坚持用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,特别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和实践自己,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,加强明辨是非的能力。 1.2 思想品德素质是根本 自考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,头脑比较灵活,善于思考,乐于创新,多数学生积极向上,珍惜学习的难得机会,比较刻苦努力,但学习独立性较弱,被动学习占主导地位,由于工作、生活、社会的压力较大,学习易于染上功利色彩,总想依赖他人,对培养专业思想、培养创新意识不利。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、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,同学之间形成团结友爱、平等互助、积极向上、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关系,促进成人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。 1.3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本领 素质教育的重点,是培养自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在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,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将无法生存,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民族将走向灭亡。在高自考助学的教学计划、教学方式等工作体系中,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,切实加强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,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领域的能力,营造理论联系实际、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方向的氛围,促进创新思维、意识和理念的形成。 1.4 人文素质是动力 自考生有较强的社交欲望,通过教育和培养,能够礼貌待人,善解人意,有一定的挫折承受力。应该开设必要的素质教育讲座,如理工科学生重点开设哲学、历史、文学、美学、写作、心理学、公共关系、礼仪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讲座,文科学生主要开设数学、科学学、科学史和进展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讲座,提高成人学生的文化品位、审美情趣、人文素养和科学意识。 1.5 专业素质是基础 应坚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,提高专业素质,自考生具有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,应主动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和实践环节,提高学习素养,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,培养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,顽强拼搏、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,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。 2 高自考助学中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 2.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对学生“传道授业解惑”的教师,为人师表的作用不可小视,应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铸师魂、修师德的活动,既要教书,更要育人。高自考助学教师人格、师德的言传身教作用,对学生的影响极为重大,其渊博的知识、幽默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、提高技能、修身养性。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在高自考是没有市场的,教师还应当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作为。 2.2 构建成人素质教育氛围 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素质教育氛围,先进的实习实验设施和学习条件,齐全、先进的图书资料,良好的教室条件和文体活动空间,努力创造最佳的校园环境氛围,美化有关的设施、教学空间,布置得体,有利于自考生陶冶情操、开阔视野。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,推进高自考助学管理,建立优良的管理软环境,使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。 2.3 大力开展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成人教育管理干部承担着“育人”的重要任务,其队伍建设是实现成人学生素质教育的保证,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、业务素质、心理素质,相对稳定又合理流动的活力组织,对完成学校的育人目标,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管理者的敬业精神、实践经验、学历水平、理论素养、工作能力和作风等都是成人学生管理工作干部的选拔指标,同时应积极拓展思路和渠道,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,使此类管理人才队伍进入合理的良性循环轨道。 2.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是软环境,一般不被成人教育管理部门重视,无论是文化建设的经常性、常规化,做得都很不够。学校应建立制度化的校园文化保障体系,营造多层次、多角度的立体文化氛围,对自考生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影响作用,是不能低估的。提高校园文化品位,强化教育性、学术性、娱乐性,同时应纠正个别活动娱乐有余、品位不足的教育弱势倾向,采取有效措施,鼓励、支持自考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,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。 2.5 强化齐抓共管 学校内部的全体教职工,应破除各自为政、各自为战的管理模式,共同开展学习和研究,逐步形成集体管理优势;其次是管理部门主动协调,明确关系、目标和分工,有效开展合作,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。规章制度要公开、统一,各部门应克服自身工作的局限性,主动培养为自考生成才的服务意识,培育成才的育人环境,并作为考核有关部门管理工作成效的指标。 3 结语 构建自考生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,切实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,使各项工作在育人过程中有的放矢,切实可行。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,在高自考助学培养人才的活动中,应不断探索新内容、新方法和新途径,以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,顺应新世纪经济、社会、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。 参考文献: [1] 陈宝瑜.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持续办好高自考助学教育[J].海淀走读大学学报,2005,69(1):(4—6). [2] 胡建平,杨培珍.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体系的结构[J].中国考试,2007,9:(20—24,29). [3] 孔凡胜.坚持以德治教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自学人才[J].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2006,16(3):(35—37). [4] 唐银燕,郭文霞.自考学生创新能力制约因素及对策[J].高教观察,2006,1:(46—47). [5] 欧阳天.浅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作用和发展方向[J].天津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.2002,增刊:(41-43). [6] 王中华.高教自考道德教育的探析[J],继续教育研究,2005,5(93—95). [7] 吴远芳.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[J].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,2006,24(4):(58—59,65).
声明:此篇为中国自考网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3866262833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https://www.zhongguozkw.com/h-nd-157.html
|